近期多家媒体报道
我省有多人因误食“土三七”中毒
“土三七”和“三七”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外观和药性完全不同
极易混淆
三七
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甘、微苦,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
“土三七”
始载于《滇南本草》,因本种为菊科植物。各地也统称为“菊三七”,收载于《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同时在辽宁、山东等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也进行了收载,该品种甘、苦,温,有小毒,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其根茎部分与三七相似,易被混淆使用。现代研究表明“菊三七”含有吡咯烷类生物碱,长期大量的服用会对肝脏有所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见肝纤维化,患者出现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等症状,而且这种损害一经形成,常常无法逆转,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1,2]
三七和菊三七
标准基本信息对照表
三七
菊三七
参考文献:[1]汪月娥,顾申枫,沈丽,王虹.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57-58.
[2]柳辉艳.“土三七”非“三七”,多一字有剧毒69.
编辑制作:云南法制报 云南省药监局
安全用药 健康生活
欢 迎 关 注
主办:
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