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在欧洲市场的市占率是2%,在中国市场我们也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袁小林4月15日晚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15年沃尔沃汽车抓住了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将中国打造成第二个“本土”市场,2025年将在中国推出7款新车,覆盖燃油、插混和纯电三种能源路线,新能源战略全面落地。
当天,7款新车规划中的首款车型全新XC90上市,新车提供5个配置版本,限时售价47.9万元起。作为品牌旗舰SUV的第二次大改款车型,全新XC90试图以安全和健康的主打点吸引更年轻化的潜在客户,在豪华SUV市场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谈及智能驾驶发展时,袁小林表示,新技术应该为用户带来更好、更安全的体验,合理对待智能驾驶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也很有必要。
充分利用吉利供应链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沃尔沃如何应对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是否会增加与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的协同合作?
袁小林:安全、健康和可持续,是沃尔沃成立98年以来一直坚持的价值取向。这一取向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述,但内涵保持不变。用户选择品牌,大多建立在安全、功能性、舒适性以及个性的基础上。沃尔沃给予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是十分清晰的,因此容易吸引到独特的,认同沃尔沃的理念、产品和服务的人群。这也推动沃尔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全价值链的相对健康。此外,汽车交易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与用户建立一个长期关系的开始,沃尔沃也一直在提升服务能力。
沃尔沃一定会充分地利用吉利在中国的供应链能力,打造更适合中国市场客户需求、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沃尔沃汽车成立的98年中,如何评价吉利并购沃尔沃的15年?
袁小林:自2010年被吉利控股集团收购以来,沃尔沃抓住了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将中国打造成了第二个“本土”市场。沃尔沃在欧洲市场的市占率是2%,在中国市场我们也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不断增强产品力。2025年,沃尔沃将在中国推出7款新车,覆盖燃油、插混和纯电三种能源路线,新能源战略全面落地。
新京报贝壳财经:汉肯·塞缪尔森重返沃尔沃汽车出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这一调整有何考量?目前中国市场在沃尔沃全球市场的定位是怎样的?
袁小林:关于汉肯·塞缪尔森的回归,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面对的挑战是不一样的,我相信董事会所做的决策。
作为一家长线投资的全球性企业,沃尔沃在三大主要市场——欧洲、中国和美国都有全面的采购、生产和研发体系,从生产商和供应链来看,沃尔沃具有一定优势。同时,考虑到规模效应最大化,我们也会灵活地做调整,在保持全球覆盖下实现规模效应和最佳的质量控制。
对智能驾驶宣传采取审慎态度
新京报贝壳财经:很多车企公布了L3落地的时间,在智能驾驶技术上沃尔沃汽车做了哪些准备?
袁小林:如何理解智能驾驶,我认为可以拆解为“智”和“能”两个部分,智就是智慧,就是做出判断和选择;能就是能力,就是将想法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力。中国市场是汽车智能化发展高地,相关的供应链体系也非常成熟,这是相对于其他市场的明显优势。
在沃尔沃看来,车企必须对用户负责、尊重生命,我们希望结合中国在智能领域的“高地”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推动智能驾驶的发展。沃尔沃对智能驾驶的宣传采取审慎态度,以安全为底线,不会混淆便利性功能与主动安全之间的区别。对于何时能上线高阶智驾功能,沃尔沃会十分谨慎。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冰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