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体育 增持回购、暂停出口,全球车企多措反击美国加征关税

增持回购、暂停出口,全球车企多措反击美国加征关税

美国掀起的关税战席卷全球汽车产业,车企们采取什么措施反击应对?

目前国际知名车企中,有的已暂停向美国出口,有的宣布涨价。中国车企则发声增持回购,坚定表示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简称“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对美国出口量在中国汽车总体出口数量的占比仅1.81%。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受美国关税冲击较小。

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表示,长远来看,关税战对美国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对中国的影响,这也可能给我国与欧盟、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加强汽车产业的贸易投资合作带来机遇。


中国车企加码回购稳固市场信心

中国一汽、东风公司等中国车企通过增持回购,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4月9日,中国一汽表示,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向好的信心,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持续履行控股股东责任,坚决支持所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所属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进一步实施增持回购等相关举措。

同日,东风公司也表示坚定看好中国经济与汽车业务前景,秉持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推动控股上市公司多措并举提升投资价值,已累计完成增持回购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超过20亿元。基于对公司汽车业务前景的信心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东风公司将进一步开展股票增持回购,助力各方共赢。

此外,广汽集团也发布公告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及公司价值的信心,广汽集团将在本次回购期限内,结合市场情况按计划加快实施回购公司股份方案。

江淮汽车称拟以自有资金择机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

国际车企停运、调价应对关税冲击

国际车企也加入反击行列。据央视新闻消息,奥迪已暂停所有对美汽车出口业务,表示暂停交付4月2日之后抵达美国港口的车辆,所有受影响的车辆将暂时被扣留,不会分发给经销商。奥迪方面称,目前在美国的经销商仍有相当于两个月销量的库存,暂时不会受到直接影响。

捷豹路虎宣布自4月7日起暂停对美国出口整车一个月。

大众汽车已暂停从墨西哥通过铁路运输汽车,并将从欧洲运抵的汽车暂留港口。

斯泰兰蒂斯集团(旗下含Jeep、克莱斯勒等品牌)宣布裁撤5家美国零部件工厂的900名员工,且加墨两国部分工厂暂时停工。

同时,法拉利称自加征关税之日起,将部分车型在美国市场的售价提高至多10%。具体来看,法拉利表示此后只有三大车型法拉利296、SF90和Roma仍维持原价,但更受欢迎的车型包括Purosangue SUV、12Cilindri和F80,价格将上调最高10%。

就连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回复美国征收汽车关税相关贴文时表示,特斯拉并非毫发无损。关税对特斯拉的影响仍然很大,这将影响来自其他国家的特斯拉汽车零部件的价格,成本影响不容小觑。

目前丰田、日产、本田等车企暂未宣布针对美国关税的相关举措。

中国汽车出口美国占比小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美国仅有11.6万辆,在中国汽车总体出口数量的占比仅有1.81%。今年前2个月,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在北美洲较低,主要销往在墨西哥等地。

在崔东树看来,中国汽车出口美国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不会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李颜伟也有相同观点,他表示美国加征进口汽车关税对中国汽车企业影响不会特别大,整体上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车辆数量非常少,对日韩汽车产业影响更大一些。

“我国对美整车出口规模不大,对整车贸易的影响远小于零部件。”吴松泉表示,根据海关数据,2024年我国对美零部件出口额达171.5亿美元,占我国零部件出口总额的15.6%,主要出口产品包括车身零部件、铝合金车轮、动力总成及零部件、底盘零部件、轮胎、玻璃、电子电器等。此外,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达153.2亿美元,占中国当年锂电池出口总额的25.1%。

业内:或促中国车企迎海外机遇

崔东树表示此次关税政策,可能会对自主品牌在墨西哥等北美新兴市场带来一定影响,未来可能会更多关注东南亚、中东、欧洲、南美等市场。此外,本轮关税调整或会在短期内影响中国品牌在海外部分基地的投产建设布局。

吴松泉认为,对美国来说,加征关税恐怕很难达到其促使汽车制造业回流的目标,长远来看,对美国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对中国的影响。此外,在他看来美国对各国大范围加征关税,也可能给我国与欧盟、日韩、英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加强汽车产业的贸易投资合作带来机遇。

“美国加征关税,使中国电动汽车在海外市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崔东树说,“过去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面临比较复杂的环境,而现在世界贸易秩序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反而给中国汽车带来了在各国建立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智能电动化方面会有更好的机会——智能电动化的核心是电动化,而电动化的核心是产业链,中国在电动化产业链上具有巨大优势。未来应努力发展小微型电动车及插电混动车型,实现在海外市场的拓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张冰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杨许丽

来源:新京报

关于作者: 投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