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
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炒制后的牛蒡子寒性减弱,减少了对脾胃阳气的损伤,滑肠作用减弱,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疾病的治疗。具有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消肿利咽、通便滑肠的等功效。
1、疏散风热:炒牛蒡子味辛、性寒,能清热排毒,具有疏风清热的功效,服用后能宣肺化痰,也能清咽润喉。平时可以用来治疗风热感冒,也能用于咽喉炎和咳嗽痰多的治疗。
2、透疹止痒:炒牛蒡子是一种能清泄透散的中药材,不但能疏风清热也能透泄热毒,平时出现麻疹时,服用炒牛蒡子能促进麻疹发透,防止麻疹复发。另外,炒牛蒡子还能散风止痒,出现风疹时可与荆芥、蝉蜕等中药材搭配服用。
3、消肿利咽:炒牛蒡子是一种性质寒凉的中药材,清热解毒和消肿利咽是它的重要功效。平时在临床上可以用于各种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等多种常见病的治疗。
4、通便滑肠:炒牛蒡子不但味苦、性寒,还含有天然油脂,能润滑肠道,加快大便生成与排出。平时食用可以预防肠燥便秘,且导泻效果较温和。
炒牛蒡子的食用方法
1、泡水
用温开水冲泡炒牛蒡子,放置适合温度饮用,可以起到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以及润肠通便作用。
2、煎汤
把炒牛蒡子和凉水放入砂锅中煎汤,煮熟后即可食用,能够使牛蒡子的药性成分发挥良好。
牛蒡子和炒牛蒡子区别
从表面上看,炒牛蒡与炒牛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炒牛蒡是以牛蒡为主要原料,经一定的炒制而成的中药衍生物。炒牛蒡是牛蒡子的一种加工方法。略带凸起,深褐色,略带光泽,略带香味。牛蒡子炒制可缓解寒滑性,避免伤脾胃,具有较好的益气清香作用。它比排毒和皮疹渗透时间长,有利于吞咽、化痰和止咳的功效和作用。牛蒡子性寒味微苦,牛蒡子中含有促进肠蠕动的粗纤维和益生菌生长酶。它有缓解便秘的功效与作用,有助于肠胃通畅。牛蒡还具有排毒、利尿、通便祛疮的功效。牛蒡子中含有水溶性膳食纤维和菊糖,能够促进胆固醇排泄,减少脂肪在体内被吸收,从而达到减肥减脂的目的,还能够预防胆结石。同时,膳食纤维吸收钠,然后随尿液和粪便排出。也能起到降压的功效和作用。由于牛蒡子性寒凉微苦辣,牛蒡子能够疏风散热,同时能清热解毒。它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和风寒症状。在感染风寒或者感冒流感后,咽炎发炎、喉咙化脓都可以用牛蒡子来缓解治疗。而且由于牛蒡子能够清热解毒、疏风散热,从而对于止风湿以及疥疮的治疗都是有所帮助的。